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中文刊名《数字通信与网络》,简称DCN)创刊于2014年,2015年正式发行,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科爱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性OA期刊。期刊已被SCIE、Scopus、DOAJ、CSCD等多个数据库所收录。自创刊以来,DCN一直对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报道信息通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服务信息通信行业发展。
期刊于2018年-2022年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并且于2019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5.382,位居JCR Q1区,可谓影响力之深远。
期刊收录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驱动的通信和网络;大数据网络与应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蜂窝通信和网络;编码与信息论;通信和网络标准;消费者通信和网络;信息物理系统;边缘、雾、云计算和网络;未来的互联网架构、协议和应用;绿色通信;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物联网;智能通信和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管理;光通信和网络;普适计算和网络;量子计算、通信和信息;空间卫星通信和联网;信任、安全和隐私协议;统一通信、计算和控制;车辆通信和网络;无线通信和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等。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为期刊荣誉主编,重庆邮电大学林金朝教授任期刊主编。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近五年的CiteScore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在2021年突破了14,达14.1。2021年的CiteScore较2017年增长了9.9;较2018年增长了7.1;较2019年增长了5.3;较2020年增长了1.5,可见期刊在业界的学术影响力迅速扩大并持续增长。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在2019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高达5.382,位居Q1区,之后影响因子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影响因子达6.797;2021年的影响因子高达6.348,可见期刊在学科内一直发挥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2021年的CiteScore在Scopus中的排名情况如上表所示,期刊归属大类学科“计算机科学”,分属小类学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和“硬件和架构”,分别位居前4%和前6%的领先位置,可见DCN在相关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2020年和2021年的影响因子均保持在6+的较高水平,DCN在JCR报告中被划属到电信学领域,位居Q1区期刊,可见DCN在电信学领域发挥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中科院分区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在2022年期刊分区表升级版中被划分到大类学科计算机科学2区,小类学科电信学2区,未被列为TOP期刊行列。但是综合近几年DCN的CiteScore和Impact Factor保持正向增长趋势,可知其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学术地位日益巩固。
发文量分布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近五年的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期刊自2015年至2021年的出版频率均为季刊,2022年出版频率变更为双月刊,截止到12月底,DCN已发布了5期的内容,2022年五期共发文76篇,平均每期发文15篇。
发文国分布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近五年的主要发文国分布在中国、印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加拿大、芬兰、巴基斯坦、新加坡、丹麦、伊朗、意大利等国。来自中国的发文占比为51.88%,印度和美国的发文占比均为16.54%,中印美三国的作者发文占比高达85%,可见DCN备受中国、印度、美国学者的青睐。
发文机构分布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近五年的发文机构主要来自重庆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美国国家理工学院NIT系统、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印度理工学院IIT系统、洛尔克拉国家技术学院(印度)、格拉斯哥大学(英国)等等。
发文模式与费用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为支持同行评审的OA期刊,APC费用由重庆邮电大学负担,作者个人无需付费。
期刊的文章一经发表即可供公众阅读、下载、转发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传播广度与深度。
TOP20被引文章
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图报刊”
(咨询服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