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必读!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全分析

发布者:郑琳发布时间:2024-10-24浏览次数:15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于2024430日发布申报公告,531日线上申报截止,730日发布公示名单,88日发布正式立项名单,整体效率很高!

在各类高级别社科课题中,该课题属于最晚发布通知,最早公示结果的,且与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不同,该课题发布了重点选题方向。


本文对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总体情况概览

2.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单位情况分析

3.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题目情况分析

4.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题目与课题指南关联分析



总体情况概览

从公布的立项名单可知,今年共立项474项,其中国家课题361项,教育部课题113,从下表可以看到国家课题中的“国家一般”仍是立项最多的一类,有220项,其次为“国家青年项目”;教育部课题中的“教育部青年”与“教育部重点”立项数相当。


474项立项,这一数字比去年少了50项,如与2022年相比,则是立项总数3连降了(2022年立项583项)。

但具体来看,2017年至今,国家课题基本保持每年增长的趋势,尤其2022年与2021年相比;而教育部课题每年的立项数则不太稳定,今年又是降到了近8年来的历史最低。详见下图:


今年,国家课题中的“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都有增加;而“教育部重点项目”却减少了很多很多,去年是111项,今年加上各个专项也就总共58项。


各类别项目有增有减,整体减少,这就是今年立项的总体情况。


立项单位情况分析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474项,共涉及223个相关单位,包括高等学校、教育科学院、中学、小学、幼儿园、出版社等机构。

其中,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共立项23项,包括国家一般项目11项,国家青年项目1项,西部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7项,教育部青年项目3项;


专科、中职等院校共获得9项立项;

开放大学共立项4项,分别是:江苏开放大学3项,上海开放大学1项;


474个立项项目中,各类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就占去了205,差不多将近一半的项目被师范院校拿去了;


北京师范大学”为立项数最多的院校,但与其他几个单位的差距也不太明显。立项数在两位数的有7所院校,包括5所师范大学,大多数立项在国家课题。


下表是立项数在3个(含3个)以上的院校名单:


注:国家课题包括:国家重大、国家一般、国家重点、国家青年、西部项目

教育课题包括:教育部重点(含港澳台教育研究专项、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教育考试研究专项)、教育部青年


立项题目情况分析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74个立项项目的高频词汇集中于:路径研究、新质生产力、机制研究、青少年、干预研究、赋能、建设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小学老师、教育强国等。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高频词图↑

361项国家课题的立项高频词与整体的情况差不多,从上下两张图也能看出来,非常接近。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课题立项高频词图↑

教育部课题的立项高频词则呈现了不同的面向,但由于整体立项数少,高频词并不多。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课题立项高频词图↑

再从其他几个维度看一下今年的立项题目:港澳台教育研究专项的9个立项题目中有5个题目省略未显示,其余469个题目中,字数用词最少的题目为:

数字教育立法研究(8个字)

字数用词最多的题目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路径研究(38个字)

而题目中使用冒号的有19个,分别是:

人工智能赋能视角下“拔尖计划”本科生的深度学习研究:内涵再构、影响机制与提升策略

国家一般

合作博弈与价值同构: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国家一般

学术创业集群:世界一流大学“共生式”创业机制研究

国家一般

从适应融入到主导:高校海归人才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场域建构研究

国家一般

大学毕业生教育-职业错配及其收入效应:多维视角的研究

国家一般

欧美大学校园空间演进与教育理念变迁研究:以剑桥、哈佛为例的历史考察

国家一般

中国百年乡村教师群像研究:教育家精神的形塑与演进

国家一般

全联动 高质量:区域融合教育专业支持系统的创新构建研究

国家一般

字里·字间·字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字理识字价值意蕴阐发和教学实践研究

国家一般

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建设研究:理念嬗变与国家行动

国家青年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大学三大职能耦合的视角

国家青年

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的成长机理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国家青年

自为与外塑:美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课程改革框架的历史考察

国家青年

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制度建设循证评估研究:过程、效果与运行机制

国家青年

韧性解锁依赖: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和长效机制研究

西部项目

数智化情境下西部高校工程学科导师数字胜任力研究:构念、测量、影响因素与培养路径

西部项目

共育新单元:未来社区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样态研究

教育部重点

就业育人引导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生涯行动发展模型

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教育部青年)

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游戏化干预方法有效性的机制研究: 基于人际同步性的视角

教育部重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冒号后面有视角、有案例、有方法模型、有具体研究指向。冒号不是不能用,一定要把题目表述清楚。


立项题目与课题指南关联分析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发布了具体指南,一般来说不能修改题目,只能用指南原题;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和教育考试研究专项也发布了具体指南。申报其他项目类别可参考随公告发布的83个重点方向。

我们先看看国家重大项目,当初随公告发布的重大项目指南共14个,最终获得立项12个,有2个题目没能立项,分别是:

8.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研究

指南意图:(1)分析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与独特价值,建构理论模型;(2)评估当前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融通发展的现状;(3)研究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4)提出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的思路。


注:该题目在“国家重点项目”中出现,有可能是申报重大没能立项最终“滑档”获得了重点项目


11.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指南意图:(1)建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2)综合测算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水平指数;(3)分学段测算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水平指数;(4)总结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5)提出我国数字教育深入发展的政策建议。


这个关于“全球数字教育”的选题确实没有获得立项,在其他类别里也没有看到相关题目,如有老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


再来看下国家重点项目,上面提到有一个国家重大的指南题目获得了国家重点,此外获批的14项重点项目与指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对比↑

其中只有一个题目加了“面向教育强国”的背景,其他题目都是直接用原题,另外标绿色的11个指南条目未获立项(有可能获得了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在此未做详细比对,仅表示未获得重点项目立项)。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可以从指南中选题,如确有需要,可对选题进行适当微调,但不得大幅压缩或改变研究内容;也可以自拟选题,但必须与专项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从下面的对比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立项题目还是采用了原题或做了简单的修改,其中标蓝色的题目是对指南题目修改相对较大的几个,其题目拟定方法与思路可以供我们参考。


指南中有2个没有获得立项,可以作为后续继续申报课题的选题参考。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对比↑

申报教育考试研究专项,须从指南中选题,自拟选题不予受理。


因此最终立项题目也都是采用的指南原题,有3项未获得立项,可以成为日后继续申报各级课题的选题参考。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考试专项对比↑

我们将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指南中发布的83个重点方向与最终立项题目进行比对计算,有几个立项题目是直接采用了原题,大部分选题方向都有立项题目,我们挑几组来看看具体的拟题思路,是怎么由一个指南方向变成一个立项题目的。


由上图可以看出,由课题指南(左侧)到立项题目(右侧)可以在题目前面增加地域、领域、视角、背景,可以在题目中细化主体,可以在题目尾增加具体的研究指向。当然还要结合申报人自己前期的研究基础情况,综合确定选题。


以上是本文全部内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可以理解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单列学科,除了教育学的老师可以申报,也有很多艺术学、思政、语言学等学科的老师申报并获得立项。


该课题还为那些没有副高以上职称,也没有博士学位,甚至年龄超过40周岁的老师提供了申报高级别课题的可能性,因为其教育部重点项目、港澳台研究专项等没有这方面的限定要求。


据此前掌握的数据,2021年,该项目中的国家一般项目平均立项率为9.34%,国家青年项目平均立项率16.28%,供有意申报的您参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选题宝”